2022年12月9日星期五

《我愛南强》

 《我愛南强》

我爱南强


一艘满载中华文化的宝船,它流经六千年历史长河后正缓缓向马来西亚方向航行。



文化宝船


宝船上尽是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爱国爱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振兴中华的崇高理想。


1922年,华敎先贤邓俊卿、戴乃棠、叶晋贵等人来到吉隆坡蕉赖路三哩老街场,他们满怀传播优秀文化的热忱,希望在这方水土种下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以及爱国爱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日绽放出芬芳的文化气息。


他们先后租下平房一间及一间二层民房辟为教室,初期是以私塾形式办敎育,设备极其简陋,这便是南强学校的原始风貌。


鉴于人穷地瘠,文化幼苗难以茁壮。16年期间,一批批文化信使不断更迭。有些更因响应时代号召,投身伟大的抗日救亡洪流中。


以下二则战前新闻便可印证母校师生曾积极参与当年民族救亡运动,弘扬与力行爱国主义精神。  


“1938年6月5日至6日,南强学校在吉隆坡中华大会堂,参与雪兰莪华校联部庆祝教师节游艺会筹赈,演出哑剧《清洁运动》。”


“1939年5月24日, 为了响应祖国的救亡召唤,南强学校学生在南强学校运动场呈献文艺表演,为雪兰莪蕉赖口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游艺会演剧筹赈。”


报章标题:《雪兰莪焦赖口同侨演剧筹赈难民从廿晚起一连举行两晚宣言及游艺节目经已发出》 


南洋商报, 25 May 1939


 article.jpg


2.jpg


                        article_1.jpg  5 .jpg article_2.jpg3.jpg


7 .jpg


                      article_3.jpg article_4.jpg article_5.jpg


   

生活的煎熬,时代的号召,南强学校的先驱者就是用他们的青春,血、泪和汗将母校哺育成长; 用他们的信心和理想为母校谱写出未来的辉煌。


华敎先贤邓俊卿、戴乃棠、叶晋贵外,有历史记载的校长计有江乙邱、陈天纵、温自新、林希贤、叶滋廷、叶希文、万启仁、赖元寿、刘约翰、邓秉真、叶思坤,罗志琼、彭逸,以及后来的汤利波、陈荣量、陈清顺、陈爱莉、张纳妺及陈士勇等君。


董事长则有早期的黄叔季、 凌观元、潘教、 林锡云,以及后来的林寿荣、刘景成、郑金德诸君。 


同时,咱们也没有忘记许许多多与大家亲密接触,循循善诱,为敎育献出宝贵青春的师长们。


吁请大家向他们致以崇高敬意!向远去者铭记:功在华敎,名留青史; 向健在者说声:你们辛苦了,永远安康!


据记载,叶滋廷君掌校期间,大覚华寺释会因禅师慨捐千元,他立即在三山国王庙后方建立三间板墙锌盖课室,连借用庙宇的二间共五间以资应用。新校舍符合卫生条件,董事部便于1928年,向殖民地政府的联邦提学司申请注册,改为公学,从此母校便略具规模。 



左边建筑物是1928年建竣的三间板墙锌盖课室


1942年春,日军攻占马、星两地,母校被迫停办,甚至校具册籍,荡然无存,课室园地,尽遭破坏,直至1945年11月1日才复办。


1946年母校复办后,学生人数约达500名。鉴此,董事部恳请闻人黄重吉捐出蕉赖路4哩临时大工厂,修作分校,间作教室4间,办公室1间,如此办学4载。期间,每逢大雨学生便要找地方避雨,环境十分悪劣。在籍学生高峰时达50人,至1952年迁入老街场主校,历时6年。



蕉赖路4哩南强学校分校 


由此可见,母校早年的环境与处境是多么的恶劣,多么的简陋,多么的艰难。在诸先贤的极力与无私耕耘下,战胜了无数困难,他们的一分一毫都用在学生身上,一砖一瓦都用在建校用途上。他们毫不利己,全心全意为华敎服务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钦佩!


母校复办时,是由潘教先生担任董事长,林锡云先生为副董事长,刘寿荣君为财政,罗志琼先生掌校。


1950年,故彭逸校长受聘主校。他意识到长期维持正、分两校,不仅行政上造成不便,经费开支亦较浩大,因此,他建议放弃分校,在正校试行二步敎学,即分上、下午班上课。随后,他又覚得学校不宜久附庙侧,便作迁地建校的筹划。


此后数年,校方不断向政府申请校地,可惜迟迟未获批复。后经隆市教育局长罗立克协助向县政府申请,方获得离校约一哩之遥的五亩地。


1955年5月7日,殷商刘寿荣先生被公推为建委会主席,他首捐5千元为倡导,市敎育局拨助7万5千元,福利部捐助8千元。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学生连年不断地每人每周节约糖饼费一毛钱献捐,亦有每周捐助三、四钱者。众敎师乐捐半个月薪金,连同华社的热烈捐助,建校基金已有着落。 


至此,一座较为现代化学校,拥有16间30X25呎课室,一个可容逾千人大礼堂、食堂、宿舍,大小篮球场各一,羽球场二个,足球场,儿童乐园等设备,即将于1962年3月竣工。


1962年4月30日,母校正式挥别以白锌和瓦片为屋顶,木板为墙,以及与寺庙为邻的年代,迎来了一座有规划,开阔,半砖墙的新校舍年代。


母校60至70年代的校舍  


我国独立前后,华文敎育发展都是在风风雨雨中砥砺前行,华文敎育有今天的辉煌成就,董事部及董总功不可没。董事部有如学校褓母,育哺与守卫着学校发展及权益; 董总是道中华文化长城,同时开展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而增进民族之间的谅解及团结。


《1961年教育法令》的实施,导致许多华文中学改制为英文中学,而拒绝改制的华文中学则成为华文独立中学。经历这场改制风暴后,华文独中的办学陷入低潮。由于完全没有政府津贴,这些独中陷入经费支绌的困境,学生人数骤减,其生存和发展亦面临重大危机。


林连玉著 


为了振兴华文中学,以及抵御华文小学权益受侵害,董教总在1973年发布《华文独立中学建议书》进行自救,全国各地华小董事部纷纷表态誓作董敎总的后盾。所谓唇亡齿寒,中学敎育都难保,小学敎育还有前途吗?在这场自救战中,南强华小董事部当然不会置之度外。

1998年9月初,八打灵县教育局向各源流中小学发出有关食堂(包括贩卖部)招标规则。根据该规则,食堂招标委员会是由校长担任主席,另两名委员为教育局代表及副校长,董事会没有代表在该委员会中。


加重学生书包重量


学校贩卖部招标规则,导致增加家长经济负担,加重学生书包重量,进而给学童带来体格发育的负面影响。

2004年9月中旬,槟州教育局发出公函予各源流学校,指示各学校于2005年开始,把食堂招标权力交予县教育局,此事引起槟威董联会的强烈不满,并认为有关指示已剥夺董事会主权。

显而易见,政府的敎育政策随着政治利益的需要,随时向华文学校开刀。如果没有董事部据理力争,我们还能安心地受母语教育吗?历届董事部诸君,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的护卫!

 1972年, 母校学生人数已增至1900人。1974年, 董家教三机构举行联席会议,再次推举刘寿荣局绅为建委会主席,增建教室。刘局绅自动献捐建筑费之半数为倡导,新课室于1976年建竣。


由于学生人数激增,三机构于1986年发动筹建三层楼课室,预期1990年年中完成。待等三层楼课室建竣时,学生人数已激增至二千多人,三机构于1997年再次发动筹款,筹募建校基金,并由郑金德先生担任筹委会主席。


2000年5月6日,校方三机构通过“十大歌星义演”展开筹款活动。在社会各阶层的热烈支持下,筹获逾80万令吉。2001年6月8日正式动工兴建新校舍及礼堂。


由于整个建校工程耗资四百多万令吉,虽经两次筹款,离建造费仍颇远。2001年10月21日在李月娇董事领军下,三机构假民政大厦礼堂举行“TIGER POWERHITZ华教义演”,成功筹获义款约140万令吉。


2002年8月16日,配合学校庆祝80周年纪念,三机构假民政大厦宏愿礼堂举办千人宴,旨在筹募所欠缺的建筑经费。当晚筵开一百多席,成功筹获180万令吉义款。2002年底,崭新及巍峨的南强华小新校舍及礼堂终于落成。


2015年,学生人数达2306人,鉴于吉隆坡区大部分学校已经实行全日制教学,而南强华小由于课室不足, 仍然采用上下午班制。于是南强三机构推举董事林猷杰先生为筹委会主席,展开筹募建校基金,以建造一座耗资约六百万令吉的新校舍, 从而达致实行全日制的目标。 


2015年4月11日,在三机构的见证下,举行了建筑工程的动工仪式。崭新的教学楼于2017年开始启用。从此,一间堂皇,软硬体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华文小学,䇄立在美丽的咯那容河畔。


翻开一百年的建校史,从1922年租借亚答屋当私塾年代至1928年在三山国王庙后方建立三间板墙锌盖课室; 从1946年恳请闻人黄重吉捐出蕉赖路4哩临时工厂修作分校到1962年的半砖墙的新校舍。


告别与庙为邻的年代后,1976年再建竣6间半砖墙课室。接着,学校三机构筹建三层楼课室于1990年中落成,从此,母校软硬体建设迈向新历程。 


鉴于学生激增,学校设备严重不足,学校三机构胸怀大志,克服重重困难筹获四百多万令吉,2002年底,一座崭新及巍峨的南强华小新校舍及礼堂,终于屹立在美丽的校园上。


 2015年,由于要实行全日制教学,以及提升轻硬体设备,三机构雄心万丈要增建一座耗资约六百万令吉的新校舍。五层高崭新的新教学楼终于2017年建竣。



五层高崭新的新教学楼于2017年建竣


回頋每一个建校历史阶段都能看到董事及老师们的高大形象,无私奉献以及华人社会热烈赞助的情怀。他们能把漏屋书塾化成新校舍,再将半砖墙课室建设成现代化新型校舍; 他们将战后废墟的旧南强化作附设有现代化冷气大礼堂的新南强。


南强人以坚韧不拔、以校为本的精神,同德同心,振兴民族文化的义举,为华文敎育写下光辉的诗篇。南强,我爱你,是因为您那厚重与优秀的光辉史迹!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强,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 - - ”。这是首我小学时代的毕业歌,是由音乐老师姚爱珠先生敎唱。该首励志歌曲不仅伴着我近七十年,姚爱珠先生的容貌我依然记住。

还有一位不用看敎科书敎学的历史老师,黄谭英先生。他的记忆力非常强,对历史课本中历朝历代,人物事故早已滚瓜烂熟,敎起书仿若讲历史故事,导致每位同学听得津津有味。真怀念你们啊,姚老师,黄先生 - - !



前排右二 (黄谭英老师)右四(姚爱珠老师)


南强与我家有着深远的渊源。话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故彭逸校长曾招揽家严庚秀出任董事,共同振兴南强,共事一段时间。我家老大及姐姐妺妺都是南强人。内人吴桂兰师曾任敎南强至退休。


悠悠岁月在历史长河中泛起层层水花,带着理想,挟着初心,拍打着停泊在喀拉容河畔的中华文化宝船。


南强呵,我爱你。您已载负着几代南强人的𡘊斗精神,无私奉献,以及美好校园。宝船上有着你家的、我家的、他家的美好记忆与祝福。更期望新一代南强人𡘊发图强,将南强学校建设得更加辉煌!




南强学校校徽


让大家齐声欢呼:我爱南强!!!


陈志光撰于 2022年7月5日  



1 文化宝船

2 南洋商报, 25 May 1939 

3 左边建筑物是1928年建竣的三间板墙锌盖课室 

4 蕉赖路4哩南强学校分校 

5 母校60至70年代的校舍  

6 林连玉著 

7 加重学生书包重量

8 五层高崭新的新教学楼于2017年建竣 

9 前排右二 (黄谭英老师)右四(姚爱珠老师)

10 南强学校校徽 

10/12/2022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