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日星期三

从‘林蔡辩论2.0’评双方的历史观

64 第10章 第2回:~ 第三眼开讲 

从‘林蔡辩论2.0’评双方的历史观

如何將选区的民生工作搞好 1


如何将民生工作搞好是一门大学问,它不仅只是民生问题这么简单,归根结底它是一项政治工作,一项攸关政权的工作。因此,这是值得所有政治工作者重视的课题,尤其是在大选前夕,大家务必加倍努力,把选区的民生工作搞好。


民生工作原本是归由地方政府规范和管理。民生工作的优与劣表现将直接反映在地方政府的执法与行政效率上。因此,地方政府与社区民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60年代初期的地方政府选举结果,往往有许多新村,小镇,甚至大城市的席位都被当年的社阵赢得多数,或是全部,社阵取得组织地方议会及市议会的执政权。


鍳于地方议会选举及地方议会是培养在野政党力量的温床,当年的联盟政府对此感到非常害怕,因此,趁机在1965年发生马印对抗的机会,宣传取消地方议会选举制度,一直到今天。


今天的地方议会,即市议会及县议会都是官委的。由于这些地方议会官员都不是民选出来,因此,他们可以不需要理会来自社区民众的投诉或建议,只听命于上级官员的指示。 


基于地方议会与社区完全脱节,其官员高高在上,并且利用行政权和执法权来敲诈民众,导致贪污泛滥,滥权横行,民怨升天。


在如此恶劣,缺乏效率的地方议会选区里,身为人民代议士的州议员或国会议员会被拖累,他们被民众埋怨服务表现不好,没有尽力为人民服务。为了要改善这种局面,以及能够继续当选,他们只好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看沟渠,指垃圾,火灾救火,水荒挽水的琐碎事情上,那里还有精神去探讨或辩论国家大事?


其实,这是国阵政府取消地方政府选举的阴谋之一,它不仅不会拨款给在野政党领袖当选的选区去改善民生工作,同时更希望在野政党议员忙碌于选区的事务工作,而无法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与整理社会课题在国会或州议会中提问,辩论。


如今,政局略有改变,有4个州的执政权是落在在野政党﹣﹣民联的手中。从而民联州政府也直接管辖州内的各个地方政府。在如此有利的局势下,民联应如何搞好辖区的民生工作,并以此作为典范,以让全国人民相信,民联政府会更加能够照顾人民,更加能够改善他们的社区生活呢?


由于州政府的权限有限,许多行政与执法权力都受制于中央政府,故此,说能全面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准及环境还有许多的阻力,再加上前朝州政府留下的许多爤摊子,必须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效。


要如何在选区里搞好民生工作?笔者以亲身经验作为例子。当然,这只是举例,算不了是什么成绩,请见谅。


敦拉萨镇是吉隆坡直辖区11个国会选区的其中一个。人口以马来人稍占多数,约占54﹪,华人约占38﹪,印裔7﹪,其他族群约1﹪。


这里的居民大约有60多巴仙是住在政府组屋,人民组屋,平民屋里。有些则住在发展商的组屋,公管公寓或住宅区中。至今年中,木屋区已经消失。基本上,它是属于中下层阶级占多数的社区,也算是个标准的混合选区。 


陈志光 


(待续)


06072012

  

 改革与示威的关系


%E5%AE%89%E5%8D%8E%E4%B8%8E%E5%AE%89%E7%BE%8E%E5%98%89%E5%9C%A8428.jpg


纳吉昨天对年轻人说,真正的改革,无须走上街头示威,因为示威,不符合民主精神。 同时,评估政府的表现是要以全方位的角度去进行,而不是根据政治情操来评估。哗,他比马哈迪那些似是而非的伟论还要精彩!


什么是改革?改革与示威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行为,但有时也会扯上一定的关系。那么,政治情操是什么,为什么政府的表现不能以政治情操角度去看待,去评估?难道,贪污,浪费,滥权,残暴,种族主义,金钱政治等劣行必须全都要排除在外,而只需根据政府的报告,相信报告中的数据与内容来评估政府的表现?


由于某些政策或行政措施出现错误或不能与时并进,政府主动地进行调整,改善,改进,这种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更加符合人民的要求和适应时局发展的需要而进行。反之,当权者知错不改,或者明知故犯,那么,人民就会站出来告诉政府必须要进行改革。如果当局拒绝改革,人民就有权力走上街头。此时,改革与示威便会发生关系。


示威,它是民主社会一种常见的集体行为,它是民众宣泄情绪的一种形式。示威,不一定是反政府的,也常有支持政府的示威,民间团体之间的冲突也会引发示威事件。因此,当权者若是妥善的疏导或听取民意,示威,反而是一股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


一个民主的政府,它视民众示威是一种社会的安全活塞,民众对政府或社会的不满便会通过这个活塞发泄,政府从中获得民意后进而检讨和改善。


一个独裁或专制的政府,它往往视民众的示威如同洪水猛兽,同时千方百计立法禁止民众示威,刻意将这个社会安全活塞封闭。这种社会的民愤民怨就像一座威力强大活火山, 不爆则己,一旦爆发,它便会使到当权者的山河变色。


故此,昨天纳吉的谈话,特意将改革与示威的关系切断,同时将街头示威形容为疯狂示威,更将示威丑化为猴子尝到峇拉煎﹣﹣乱跑乱跳。可见,他多么仇视与害怕人民的示威活动。


再说, 要如何评估政府的表现?由于每个人或团体所处在的社会地位与政治立场不同,所以便有不同的评估方式。基本上有三种:一是亲政府;二是反政府;三是所谓的骑墙派。


在马来西亚,持着第一与第二种立场的人约各占一半,即是30﹪对30﹪,第三种立场者则有40﹪,它是第一与第二种立场的人所要积极争取支持的对象。


纳吉谈话的目的是要人民,尤其是年轻人不要预设立场来评估政府的表现,而是纯粹跟随他的立场来评估。


纳吉认为,没有国阵就没有今天的马来西亚,而且不是所有国家像马来西亚一样,凡事从长计议,以迈向先进国目标。人民需要对此饮水思源,对政府更要感恩。因此,人民,尤其是年轻人要以此(全方位)角度来评估政府的表现,而不要去理会在野政党那些根据政治情操来评论的谎话所欺骗。


喔,纳吉所谓的全方位角度,原来是指国阵的角度(立场)。他不错过任何一个场合去推销国阵的政策,他在任何一个场合也不忘为大选拉票。而且,他在所有的场合中都会尽力去抹黑在野党及其领袖的形象。


他在向年轻人发表全方位评估政府表现的议题上,谎腔走调,似是而非,而且误导人民,转移人民对国阵政府贪污滥权,浪费,蛮横,种族主义,金钱政治等劣政的焦点!


深一层去剖析,纳吉只要人民对他歌功颂德,感恩图报而已。而且,绝对不可听信在野党的甜言蜜语,走上街头示威。


年轻人,您的观点又如何? 


陈志光 


08072012

  林蔡辩论20’评双方的历史观


%E7%8E%8B%E5%AF%B9%E7%8E%8B%E8%BE%AF%E8%AB%96.jpg


昨天,林冠英与蔡细历辩论的题目是:民主行动党与马华公会,谁的政策对国家更有利?严肃地说,他们对主题论述不仅有如隔靴搔痒,对历史的论述也自爆其丑,予人把柄。为了回归历史的真相,为历史说句公道话,谨此恕不客气地评述。


林冠英认为, 马华成立拉曼学院的目的,理由是因为政府的招生制度不公平。是耶?非耶?


林冠英所给予的是错误答案!以他在行动党的地位及州政府的职位,这种极具误导性的答案必须马上纠正,否则为马华开脱历史罪名事小,误导华社罪大!


几十年来,华社早已流传着一句伤感的话,即是,要独大办成,犹如鉄树开花


说出这话的人是时任马华总会长陈修信,他人已经死了几十年,独大的倩影何在,至今仍无人可知。林冠英,您可曾听过这凄美的传说?


196710月,教育部突然宣布,凡是要出国留学的人,必须要有剑桥文凭或马来西亚教育文凭。董教总基于担心华校中学生毕业后无法出国深造,因此便倡议创办独立大学


马华在华社要求创办独大的强烈冲击面前,它必须有所表态,否则,它难以得到华社的支持。结果,它选择创建拉曼学院来回应华社的要求。


拉曼学院计划书在时任马华署理总会长许启谟向教育部呈文后第11天,便获得建校批准书。


由此可见,拉曼学院的创立是骑劫了董教总的倡议,同时也挟着政府的威势要华社就范,要华社放弃独大的创校宗旨,转向接受政府的教育体制及政策,它是与独大计划对着干的一个政治阴谋。


独大创办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在本国建立及完成一所拥有完整华文教育体系的大学。即从小学至中学,乃至大学的教学媒界语是用华文华语。而拉曼学院的教学媒界语则用马来语文。


教学媒界语文是两者之间的最大分别, 拉曼学院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的精神,而独大则是坚持一个民族,应该享有接受母语教育权利的原则,坚定不移的站稳捍卫民族教育权利的立场。


马华骑劫了董教总的倡议,不惜选择迎合巫统的同化政策去建立拉曼学院,并以受政府承认文凭(44年后的今天才获得承认),学费低廉的卖点来招收华校高中毕业生。当年华社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只好送孩子去拉曼学院。


这就是政府始终不批准建立独大,只让拉曼学院独大的原由。林冠英应该恶补拉曼建校史。


蔡细历在赞扬该党的建党史时自豪地声称,马华从建国开始便积极地参与,包括对抗马共,在紧急状态时开辟新村,争取国家独立和争取公民权等


蔡细历看起来是个历史通,尤其是对马华的奋斗史更加津津乐道,引以为荣。 他将马华对抗共产党列为创党的开端,也就是说,马华是靠反共起家的。


我国的许多华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应该还不太了解马华的历史,现在经过蔡细历的荣幸介绍后,或许有了些许印象。现在再重温它的光荣史,希望在大选时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起日治时代,几乎没有一个华人不会咒骂那些该死的,禽兽般的日本鬼子!谈到紧急状态年代牢狱般的生活,只有那些英殖民政府走狗的生活才过得写意,老百姓则苦不堪言。


1939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浪潮席卷全球。马来亚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波灡壮阔独立浪潮,直至日本南侵,英军撤离之后,马来亚共产党仍然率领游击队去扺抗日本蝗军。


38个月的英勇抗战,终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可惜,前门才赶走老虎,后门又进来豺狼。日军刚投降不久,英军又到回来。苦难的马来亚人民,从此又得拿起武器抗英了。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英民族解放战争的枪声再次响起。几经艰辛,终于迫使英军改变策略,一方面坚决要消灭共产党的势力,另一方面积极扶植傀儡政府,希望以此继续保护英国在远东的利益。


在还没有独立前,马华公会已经有代表出席当时殖民地政府的立法议会。很明显的,马华公会答应英殖民政府的反共条件后, 才有资格成为政府的官员,才能与巫统从英国手中和平接管马来亚的政权。


这就是马华的建党史,是一部建立在反共基础上的反共史!不管是有心或无心,蔡细历以为高调称赞该党的历史,为大选加分。现在,笔者进一步宣扬该党的反共史,希望全国人民看清楚马华的本尊吧!


陈志光 


09072012

   

人间正道粉碎内安法令


2000AntiISA_0000.jpg


1960年内安法令》的前身是《1948年紧急条例》,其主要功能是对付马来亚共产党武装部队及其从事地下活动的党员和支持者。该法令允许执法者在未经审讯的情况下,扣留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人。而人间正道者则以大义凛然,愿抛头颅,洒热血的气慨,将内安法视为无物!


1960621日,时任马来西亚副首相兼内政部长阿都拉萨(首相纳吉的父亲)在国会申明,《内安法令》的制定,主要是要对付共产党的颠覆活动。实际上,无论是爱国人士或异议分子,凡是联盟政府或李光耀政府怀疑是反政府的人,通通被关押起来,投进黑牢去。


请各位留意以下两组句子的重要区别性:反国家分子与反政府分子的意义。 反国家分子应该是指出卖或损害国家利益,又或是叛国的人;而反政府不等于反国家。反政府是指对政府的政策或行政偏差或执法不公正表示或持有不同意见。这种人往往是爱国者而不是反国家分子。


联盟政府乃至后来的国阵政府及新加坡的行动党政府为了保住其政权,故意将反国家与反政府混为一谈,结果,许多与当权者政见不同的政界,工商界,文教界,宗教及法律界的人士全打为反国家分子,无辜被扣押,有些甚至关押在集中营长达廿多年。


新加坡早期著名的政府扣留者如林福寿,傅树楷,谢太宝,林清祥等,大马的祝俊雄,赛.胡先阿里(公正党前署理主席),以及后来的公正党领袖安华依布拉欣等人,他们都是非常有才华,有气貭,有正义感的人。他们只是与当权者持有不同的政见,为何要将他们长期关押?


64年来,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平与自由,成千上万的爱国者不懈地向英殖民政府及其傀儡政权进行长期的斗争。他们有些被驱逐出境,有些死在黑牢中,有些则继续坚持着正义的工作。他们没有被残酷的紧急法令压倒,也没有被无限期关押的内安法今吓坏。他们为了人民的正义事业前仆后继,直至今天!


人间正道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任任何恶法都无法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更休想以内安法来束缚他们的斗志。即使他们被关押在监狱或集中营里,他们那崇高的形象仍然鼓舞着狱外的战友继续奋斗。


政治扣留者的心是关不住的,政扣者的精神是越关越坚强的。因此,当权者终于明白,国阵政府废除内安法令,是因为该法令不能在政治上帮助政府


纳吉昨天也承认,如果你援引内安法令拘禁人,你不会在政治上将他们杀死,反而,你会令他们在政治上更加坚强。而且,一些人在释放后,在政治上竟然一飞冲天


以上是当权者执政数十年后,对执行内安法令效果所总结的立论。他们终于知道,以无限期拘禁这种残忍手段来对付良心扣留者是失败的方法。换句话说,人间正道者那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精神,终于将残酷,不人道,不文明的内安法令粉碎掉! 


今天,内安法虽说是废除掉,但起而代之的国安法更为严峻。国安法是国阵当权者根据新政治形势的需求而制定出来的一套全新恶法,其目的一样是用来对付爱国者及所有与当权集团不同政见的异议人士。它是1948年紧急条例的延续,是内安法令的新瓶旧酒新包装。


因此,让大家以人间正道者为榜样,继续完成他们未完成的历史任务,直至将反动政权,包括新加坡行动党政权埋葬掉,实现国家的和平与自由与重新统一,人民幸福生活的社会!


陈志光 


10072012

  3/8/2023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