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 200年历史的华教长河中,南强华小在惊涛骇浪中摆渡将过92个年头。忆当年先祖南来谋生,除了简陋的衣物外,最可贵的就是带来了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了不让海外炎黄子孙忘宗典祖,先民在物貭与经济条件非常贫乏的状况下,艰苦地办起各种形式的识字班以传承中华文化。
南强简史
1922年,有四位先䝨在位于吉隆坡蕉賴路三英里,老街场处租用一間鋅板屋辟为私塾,其时,各种设备极为简陋。
董事部借用三山囯王庙房舍来上课
不久,由于课室不敷用,董事部便借用附近的三山囯王庙房舍来上课。尔后,在热心人士的捐助下,逐漸建起了6间像样的鋅板课室。
1942年,日軍南侵,马來亚沦陷后,南强学校被迫停课。直至1945年11月1日方复办,复办后学生人数激增,竟达五百多名。
1943年,地方闻人黃重吉捐出位于蕉賴四英里的一間厂房,一間用亚答叶和树干盖起來的公司厝充当校舍,1945年3月1日正式开学,名为《雪兰莪蕉賴口公立南强分校》。
一間用亚答叶和树干盖起來的公司厝充当校舍
中日战争紧扣着海外华侨心弦,许多华文中小学的董事及教职员工,甚至是校长𣎴仅自动自发,而且也号召学生参与支援中国的抗战动员工作,南强华小当然不会置身于这个大时代之外。
抗日与紧急法令时期,南强华小的多名老师受到政治迫害,当年的一位董事长为了民族大业而壮烈牺牲。这是咱们南强人的悲愤,也是咱们南强人的荣光!
隨着学生激增,董事部不断筹款增添课室。此后,一间略具规模的公立南强小学校,在董事会,教职员工,家长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撑下日益发展。
华教改制
60年代初,全国华校受到空前的政治迫害,政府强制华校改制,施行统一教学纲要,贯彻执行单一语文教育政策。
全国一半以上的华文中学由于接受政府的津贴而丧失董事部主权,改制为国民型中学,数十年后,由于政府与华社都不关心改制中学的发展,如今落得苟延残喘,沦为教育领域的弃婴。
由于许多华小都是由地方上乡䝨置地建校,因此能保住董事部的主权,然而却丧失掉学校行政权,以及最为重要的母语教学选择权,一切必须遵从教育部的指示办事。
另外全国60间华文独中由于坚持以华文为教学媒介,故此获得广大华社的支持,而且越办越有素质,越办越现代化。
华教长河暗流汹涌
今天独中的美好声誉得归功于以林连玉老师为首的董教总领导人,没有他们无私的奉献,便没有今天独中的辉煌,没有当年他们无惧的坚持,就没有如今这朵中国以外的华教奇葩!
在当年董教总的领导下,独中的建设及发展得到全国华社的热烈支持,同时,全国一千二百多间华小也同样获得华社的热爱,往往迫使政府的各种单一语文政策不能得逞,迄今,华社依然非常怀念他们。
然而,时至最近几年,华教长河暗流汹涌,一股逆流将董教总扯得四分五裂,真令亲者痛,仇者快,教人心痛极了。
翻开百年华教血泪史,董总领袖都是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才筑成今天的华教长城。当今董总诸公必须以民族大义挂帅,向前輩学习,摒弃个人恩怨,并且设下时限,尽快在短期内重塑董总昔日光輝,否则,必须引退谢罪,以免毁了华教长城,成为民族罪人,
冷气大礼堂
回首母校,南强华小近十数年来,可谓是母校的建设时期,首先建立四层楼的课室,紧接着将60年代从老街场迁来时所兴建的半墙砖平房式课室分批拆除,用以兴建教学楼及行政楼,随后,董家教及校友会三机构同心协力,共同建立一座雄伟的冷气大礼堂。
崭新的教学楼平地升起
2003年年稍,另一座崭新的教学楼平地升起,象征着母校建设步步高升,硬体设备已趋现代化!
南强华小董事部传承先䝨的优良传统,群策群力,按步就班,同时家教协会及校友会也以赤子之心,出钱出力共同将新的南强华小建设的更好!
谨借南强校友会出版特刊之机遇,祝福母校三机构同仁身体健康,母校办得更加辉煌!
校友:陈志光撰写
2014年11月12日
|
4 条评论:
哇以前的叻
wow
呵呵
请问你还有更多的图片吗?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